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環這些智能穿戴設備逐漸走入普通人的生活,健康監測功能是多數產品的一大賣點,除了計算走路步數、卡路里消耗外,還包括了睡眠質量監測。
于是大家就有了以下疑問:監測結果靠譜嗎?睡眠監測是怎么運行的?原理是什么?
睡眠監測
市面上一般能夠自動監測睡眠的手環/手表都是通過體動記錄儀來分析睡眠狀態的。簡單來說,就是智能手環上會有一個傳感器,在你睡眠的時候根據手腕的動作幅度和頻率來衡量睡眠的質量。
體動記錄儀可以檢測微小運動,來確定我們是否處于清醒、淺度睡眠還是深度睡眠中,至于如何確定使用者的狀態,這就要依靠手環的預設參數了,手環都會預設幾個觸發條件,用以確定使用者是否進入睡眠狀態,當手環的監測數據與預設數據相匹配,那么手環就會判定使用者進入了相應的模式。那什么是體動記錄儀?
體動記錄儀
體動記錄儀是近年來開發的一種監測系統,能夠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進行連續的睡眠-覺醒狀態監測。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檢查手段,體動記錄儀在臨床工作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包括對失眠、周期性腿動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礙的診斷,治療效果的評價,對特殊人群的睡眠形式的評估等。
如何判斷睡眠階段
睡眠深度一般是以身體活動減少和感覺靈敏度降低作為衡量指標的, 不過目前對于睡眠深度的精確測量還是比較困難的,所以我們從APP中看到的監測數據也只是大致的睡眠時間。睡眠監測是通過體動記錄儀監測人的動作,以系統的計算方式進行累計計算,每2分鐘記錄一次合計值,與此同時的姿勢數據得到記錄,通過計算來判斷睡眠狀態。
深度睡眠的時候人的肌肉會松弛, 并且肢體不會產生較大的運動,甚至不會動,而淺睡眠的時候,人體會產生一定的輕微運動。智能手環的原理是通過監測手腕的運動狀態,在夜間由輕運動模式慢慢的轉變到不動,來判斷處于熟睡狀態,這里就要使用計算引擎了,接著再根據每個人的睡眠周期,判斷每個睡眠周期的結束和開始,以此來計算出深度睡眠時間。
總結
當然,目前智能穿戴設備所監測的數據并未完全精確,主要是要大家提高對自身健康的關注。醫學專家指出,睡眠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生命現象,醫院里監測睡眠狀況,使用的是“多導睡眠監測儀”,醫院神經內科吳云成醫生認為,眼下的智能穿戴設備還不能替代監測儀,準確反映睡眠狀態。
科技改變生活,和人更為親密的穿戴式智能設備是科技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,我們在期待它帶來更好的未來之前,可能還要等待它的完善和進步。具體到睡眠監測手環的用戶來說,能依靠它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然好,健康上有問題還是去看醫生比較靠譜!
深圳市圖揚科技有限公司
專注于藍牙音箱、藍牙耳機、車載應用、智能家居、IoT物聯等市場領域方案開發
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圍繞MCU微控制器、音頻解碼SoC、藍牙音頻數傳BLE及各類微電子傳感器的技術做相應的產品方案設計及研發
電話:+0755-21003695/21003965
網址:www.baolong886.com
郵箱:tome@tome-sz.com/hr@tome-sz.com(簡歷投寄)